时事要闻 SHISHI YAOWEN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时事要闻 > 详情

【民生要闻】这篇头条文章,关系到每个河南老乡!

2021-12-28 10:44:23点击:144 来源:敬老助老总会
图片

今天

河南日报重磅推出

何言文章《高峰起中原》


图片

深度展现内陆大省

拥抱前沿的决心

后发地区追比赶超的雄心

千年古地竞逐未来的信心

一起品读

↓↓


高峰起中原


□何言

    
郑州龙子湖,晴空如洗,天鹅掠过。一方崭新标识即将揭开面纱,创新发展的河南又迈出一大步。
    
图片
郑州龙子湖

这是绿色和创新理念的时代约会,更是“奋勇争先、更加出彩”的发展宣誓。
    
100天,嵩山、神农种业、黄河三大省实验室挂牌运行;高规格,河南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;高起点,省科学院、中原科技城、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“三位一体”进行建设;打造“双航母”,郑大、河大加快推进“双一流”;省部会商,恳请对河南“多一些帮助”……
    
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、不创新必退。河南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、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,把创新驱动、科教兴省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“十大战略”之首,迅疾发力,果断布局。今日之河南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创新人才。
    
登攀“华山一条路”,河南为什么如此坚决?
    
这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。
    
这是勇攀高峰的胆识魄力。
    
这是河南发展的迫切需要。
    
这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。
    
这是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。
    
国之大者,就是省之要者、民之盼者。建设现代化河南,出路在创新、关键在人才、根基在教育。
    
胸怀大局责无旁贷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亲临河南视察,语重心长、谆谆教导:“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”“一个地方、一个企业,要突破发展瓶颈、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,根本出路在于创新,关键要靠科技力量”“立足省情实际、扬长避短,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,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”……
    
河南,在广袤中部地区、在黄河流域、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“起高峰、建高地、成高原”,隆起一个动力澎湃增长极,使命所系、当仁不让。
    
构建新发展格局机不可失。时代总是偏爱创新者,谁步伐慢,谁就被遗忘在时代的站台上。
    
举目四望,山西实施“1331工程”,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,数字经济全力加速;湖北“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”,瞄准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发力;安徽凭借量子科技产业,频频站上世界科技舞台……
    图片
10月19日下午,2021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郑州主会场正式启幕。本报记者聂冬晗摄

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场机遇性、竞争性、重塑性变革,成不了创新高地,就会沦为发展洼地。变得优秀最好的时间是昨天,其次是现在,但绝不是明天。
    
入局而不是出局,唯有杀出一条血路、闯出一条生路、走出一条新路。
    
走活时代棋局时不我待。变革纵深演进,哪里创新要素富集、教育资源丰富,哪里发展质量层次就高,后劲潜力就大。北京中关村,拥有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;上海张江高科技园,汇聚5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,400多家研发机构;深圳粤海街道,20多平方公里走出华为、腾讯、中兴、大疆等一大批“大牛”……
    
扪心自问,创新要素不足是我们的突出短板,科教质量不高是一大痛楚。短板中蕴藏无限潜力,河南缺的就是这点燃激情、成就梦想的一把火,差的就是这奋起直追、改天换命的一股劲,少的就是这咬紧牙关、加压奋进的一道力。
    
从农业中心、陶冶中心,到商贸中心、交通中心,是一次伟大跨越;从人力中心到人才中心、技术中心、智力中心,更将是河南现代化进程中里程碑式惊鸿一跃,这关乎一亿人现代化生活,关乎一方厚土崛起夙愿,更关乎一个民族念兹在兹的伟大复兴梦想。
    
放大格局迎变局。
    
瞄准一流水准的创新雄文,一旦落笔便惊喜无限。
    
一个以豫氢动力为代表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条,在新乡聚拢。这里掌握了国内领先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,正跻身未来产业第一梯队,为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提供科技支撑。
    
上个月,世界传感器大会连续第三次与郑州相约。汉威科技、新天科技、新开普等一批传感器龙头,集聚郑州高新区,如同一个个元件,勾勒出“中国智能传感谷”雏形,也标注着全球传感器产业的“郑州脉动”。
    
“跟在别人后面成本最低,但也把脖子套在了别人的绳索中。”嵩山实验室主任邬江兴院士,曾带领团队成功研发“04机”,让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大型程控交换机技术,收获了巨大的开拓者红利。不为山川逶迤所阻,不为时光流逝而灭,这就是顶尖技术的魅力、一流创新的磁力。

创新没有地域之分,只有品质之别。科技创新领域,人们只会记住前几名,有时候,第一就是唯一。
    
要做,就做最好!
    
6月11日,省委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“努力打造全国创新高地”,前瞻三十年,跳出河南看河南,放眼全国看河南,极目世界看河南。
    
4个多月后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,“建设国家创新高地”作为创新驱动、科教兴省、人才强省战略重要内容,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。
    
从中西部创新高地到国家创新高地,调整意蕴深远。站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,审视谋划我省创新体系,长远布局,放大格局,思想走在行动之前,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。
    
阶段不能逾越,台阶可以跨越。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、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,即便起步稍晚,也能后发先至。
    
沉下心来思困局。
    
奋进者从来不回避现实。强化问题意识,发现问题、鉴别问题、解决问题,才能在一次次闯关中不断成长。
    
几组数据引人深思:在全国综合创新能力排行榜上,河南居第13位,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占全国比重均不到3%,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.7个百分点;2020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2.54个百分点,本科高校占全省高校总数的比例低于全国8.63个百分点……
    
症结何在?
    
“官本位”是扼杀创新的毒药。什么时候才能不看官位看学术,不看级别看本领,不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?
    
机制僵化是封印创新的坚冰。科研人员待遇能不能直接跟贡献成就挂钩?科技工作者能否充分享有研发自主权、成果收益权?
    
让高端人才“近者悦、远者来”,河南的磁力够不够强,魄力够不够大?
    
成都市武侯区,一环黄金地段,早在几年前,行驶在高架桥上,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招牌老远望去格外醒目。看看成都,比比郑州,我们的省科学院在哪里,有多少人能一口说出来?
    
吉林一号,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商用遥感卫星组,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。看看吉林,比比河南,除了少数几张牌,我们手里又有多少真正叫响全国、闪耀世界的原创性科技成果?
    
将一个个问号拉直,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才能不驰于空想、不骛于虚声。
    
硬起手腕谋破局。
    
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正在演绎一场“天作之合”,一个“顶天”,一个“立地”,科技城因科学院有了灵魂,科学院因科技城有了载体。重建重振省科学院,高起点高水平推动院城融合、院地融合、校地融合,今天的先进生产要素正换来明天的先进生产力。
    
中试,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。科技成果未经过中试,产业化成功率只有三成;经过中试,成功率可达八成。10月,首批8家省中试基地正式揭牌,到2025年,我省将打造50家左右中试基地,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。
    
缺什么补什么,弱什么强什么。今年,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500亿元,高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30%、28%;部分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不够强,撤销一批、整合一批、警告一批、新建一批;优化全省高校布局,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……
    
体制是基础,人才是关键。推动创新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,完善支持创新的制度机制;构建一流创新生态,“揭榜挂帅”、PI制,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,进一步破除“官本位”、行政化传统思维;更大力度、更大规模实施中原英才计划,最高给予2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;“一站式服务”“保姆式服务”解决人才“关键小事”。化人口大省为人才强省,科技创新便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。
    
撸起袖子塑新局。
    
卡文迪许实验室,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物理实验室,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,被誉为“诺奖摇篮”。优秀实验室是探索科技未知领域的最前沿。向创新要未来,就要重塑实验室体系,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。
    
7月17日,河南第一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,人们寄望其“像嵩山一样屹立在中华大地”。初名“中原”,改名“峻极”,定名“嵩山”,实验室名称不断变化,所承载的希望也一路走高。
    
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,开展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预制研究;推动超短超强激光平台项目早日开工建设,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中原……河南正向着科技创新“高精尖”“无人区”发起冲锋。
    
拉高标杆,并不是“取法乎上”。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胆识,紧抓全国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机遇,突破科技创新“最先一公里”,河南迈出了第一步,就义无反顾向前冲。
    

图片

中原科技城

有气魄有胆识,顶层设计是先导。谋定而后动。顶层设计的意义,在于以科学、严谨的规划指导实践,利于整体统筹、协调行动、少走弯路。河南科教领域的嬗变,既有着眼全局的“大写意”,又有精谨细腻的“工笔画”,充分彰显了胸怀“国之大者”的担当,体现了敢于摘取皇冠上明珠的魄力,明知山有虎、偏向虎山行的胆识,尊重科学规律、关爱科学家的情怀,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如沐春风。
    
最好的地段用来建实验室、产业研究院,最优越的环境留给科研人员,最精干的队伍用来服务科学家,取舍之间,观念导向、政策导向一目了然。
    
有方法见行动,稳扎稳打是关键。河南创新的大厦,“三天一夯土,五天起一层”。谋创新,不但要有独树一帜的想法,更要有行之有效的办法。建设一流创新平台、凝练一流创新课题、培育一流创新主体、集聚一流创新团队、创设一流创新制度,厚植一流创新文化,唯有凝神聚力,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,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,像透竹竿一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破,一道难题一道难题地解。
    
谋提升促转变,能力作风作保障。岁末年终,我省部署开展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。在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迈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的关键节点,提升能力作风,意义尤显重大。那些制定政策措施“上下一般粗”的,抓工作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的,推动工作“牛撞墙”使蛮劲儿的,既是能力问题,也是作风问题,更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绊脚石。在这个创新无处不在、人人皆可创新的时代,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能力作风是否匹配,对标对表找差距,立足本职提升改革创新能力,持续拆壁垒、破坚冰、解痛点、疏堵点,以改革激发活力。
    
2021年,我们种下一颗颗精心选育的种子,施肥浇水,静待花开。
   
2035年,一个明媚的上午,中原科技城未来产业实验室几位青年科研人员,正在与中关村的技术团队视频连线。楼下,两位朝气蓬勃的创业者盘点着手中材料,跳上无人驾驶公交车,来到两个街区外的创业沙龙,从深圳赶来的天使投资人早已等候多时。咖啡刚刚端起,隔壁会议室内突然传来一阵掌声,又一家冲刺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在做最后路演……
    
这里崛起的,不仅是一个岛、一座城,更是一个内陆大省拥抱前沿的决心、一个后发地区追比赶超的雄心、一个千年古地竞逐未来的信心。
    
与我们有关的,是无数的人们,和无尽的远方。

策划:董林 刘雅鸣

统筹:张学文

执笔:李兵 柯杨 夏远望 薛世君 丁新科 尹江勇




文章读完了

快来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吧

评论点赞前50名的读者

将收到河南日报客户端

特别订制新年礼物

——带有河南发展印记的专属笔记本

(戳链接↑↑)

图片

陪伴你学习、工作

一同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助力!

来源:河南日报


0371-69523160

400-0918-696

欢迎投稿:hnjlzlzh@126.com

意见建议:hnjlzlzh@126.com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地德街16号

主办单位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
您是第965315位访问者!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@ 2011 - 2014 hnjlzlzh.org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。备案号:豫ICP备202100827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