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文化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传统文化 > 详情

金色大讲堂有感

2014-05-20 11:36:29点击:245 来源:敬老助老总会

付妩琼

在不同人的视野里,幸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,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诠释了,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自我心灵的感觉,它没有标准答案,构成幸福的元素也许是有一个舒心的工作,温馨的家庭,甜蜜的爱情等,也许是在口渴时的一杯水,迷茫时的一个方向标,伤心时的一句安慰,抑或是快乐的分享,会心的微笑,鼓励的拥抱。

何保林博士总结人类需求的三部曲为:求温饱—求小康—求和谐幸福。最后的落款在幸福上,这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了五种,即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。何博士的三部曲第一步是求温饱,这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一层生理需要是相对应的,古人也说:仓廪实而知礼节,这样看来,人类需求的第一步是公认的求温饱。这和后面的求小康、求幸福呈递进关系,但是纵观现代社会,所呈现出的现象是多数人都还在求小康的路上,或许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使人们逐渐提高了鉴定小康标准的能力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
人的需求层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变化的,从毛泽东时代宣告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,到邓小平提出“改革开放富起来”,到江泽民提出“科教兴国强起来”,到胡锦涛提出“建设民主法治,公平正义,诚信友爱,充满活力,安定有序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”,再到习近平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”。纵观新中国发展历程,就是从生存需要向现实生活需要再到自我实现需要转化的过程,对于个人来讲,人生就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,就像何保林博士讲的那样,人生是领悟幸福真谛的过程,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,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。

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幸福问题的探讨,始于春秋中叶以前的《尚书·洪苑》,书中提出了“向用五福,威用六极”的思想,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,《尚书·洪苑》第九畴说“五福”: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通俗来讲就是,长寿、富足、健康平安、爱好美德、善终正寝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古代人幸福的要素。在本期金色大讲堂中,何博士也很深入的讲解了这五福,听后感触很大,很是受用。当然当今社会中并不是人人都赞同这种幸福观,不过只要是通过正当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,都可视为是德福一致的幸福观。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就把幸福看作是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、超越富贵贫贱之上的一种心理体验,这种高度对于现代人,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有些难以逾越。

另一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幸福的概念,即道家思想,道家主张的是自然的幸福,认为万物的本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,讲究自然的本真,一个人是否真的幸福,并不是看这个人是否拥有财富和地位等,而是其是否合于道或自然,如果顺应自然,就能得到最大的幸福,也就是所谓的“与天和者,谓之天乐”。老子也提出过很多辩证关系,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。福祸是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概念,福与祸的转化过程就是人的生活的全过程,福与祸的关系也是互为基础又可以相互转化,所以在现实生活中,不必太在意某一件事情是祸或是福,辩证的来看,一种因素中往往潜伏着对立的另一因素,但是福祸虽然难以预测,但可以依靠人的意志和努力去转化和维护,这样以来就可以养成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,达到一种坦然而和谐的幸福状态。



上一篇: 幸福是什么? 2014-05-20 11:35:54
下一篇: 聆听经典讲座 弘扬传统文化 2014-05-20 11:36:56

0371-69523160

400-0918-696

欢迎投稿:hnjlzlzh@126.com

意见建议:hnjlzlzh@126.com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地德街16号

主办单位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
您是第965315位访问者!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@ 2011 - 2014 hnjlzlzh.org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: 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。备案号:豫ICP备2021008278号